握拳宝宝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如何让宝宝爱上吃饭并学会自己吃这个方法 [复制链接]

1#
银川白癜风专科医院 http://baidianfeng.39.net/a_zhiliao/160203/4769451.html

自从宝宝加了辅食以后,宝妈们每天最头疼的就是宝宝不爱吃辅食的问题,比如:刚开始是爱吃辅食的乖宝宝,到八九个月时突然性情大变,不管喂何种食物只吃一两口就吐出,扭头不吃、或打翻碗,抢勺子……或者,宝宝都快1岁半了,还不会自己吃饭,每次都需要大人喂……

爱吃的辅食的“饭霸”宝宝可遇不可求,而不爱吃辅食的“饭渣”宝宝各有各的原因。如果宝妈正在遭遇以上的情况,不妨给宝宝尝试吃“手指食物”,这个方法好处多,帮助大,一招让宝宝爱上吃饭!强烈建议转发此文到“相亲相爱一家人”的群里。

一、什么是手指食物?

手指食物,顾名思义,就是一些除了大小如手指外,且软硬质地合适、方便宝宝抓、握、捏,以学习自主进食的食物,比如面包片、熟软的土豆条、南瓜条、香蕉片等等。

二、添加手指食物的好处

有利于手指精细运动的发育,刺激大脑发育;探索和感受食物的颜色、形状、质地、味道等,增加对食物的兴趣和进食的乐趣,促进心理认知发育;锻炼宝宝的手眼口的协调能力,为学会自主进食做铺垫;锻炼咀嚼能力;三、何时开始添加手指食物

7-9月龄,宝宝具备了一定的手眼协调能力,为其提供手抓进食的机会,提高宝宝自主进食的兴趣和积极性[1]。

《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》第6版中提到:当孩子能独自坐起来的时候,你可以给他一些用手拿着吃的小食物,让他学着自己吃。大多数孩子在大约8个月大的时候可以学着自己吃东西[2]。

由于每个孩子生长发育情况不同,因此,大家除了参考“8月龄左右”这个时间以外,还要观察孩子是否会发出以下“我要自己吃”的信号:

1.看到什么都想抓

宝宝特别喜欢抓大人手上的食物,抢大人手上的勺子,但还不能有意识地把东西放进嘴巴里,或者刚捏到嘴边就掉了,有时会烦躁不安,拍打桌子哭闹。

2.拒绝以前最爱的食物

当给喂以前喜欢的食物时,刚喂进去就给吐出来,或者扭头躲开勺子、甚至是打掉勺子里的饭菜。

3.模仿大人吃饭的样子

宝宝会模仿大人吃饭时嘴巴反复咀嚼的动作、嘴唇摩擦发出的响声,并会夸张地砸吧砸吧嘴,还会抢勺子去戳食物。

一旦宝宝出现这些看似不喜欢吃辅食的信号,说明宝宝不想再被喂食,想自己动手、参与到吃饭过程,妈妈就应该给予恰当的回应,准备合适的手指食物非常重要。

四、添加手指食物的方法

手指食物的添加也要讲究循序渐进,食物的大小、性状、软硬质地也要根据宝宝现阶段咀嚼和吞咽能力,以及手指精细运动的发育情况,逐步的过渡。一般情况下,可分为三个阶段:

第一阶段:约7-9月龄

添加的初始阶段,要选择质地软烂、入口即化、方便吞咽的食物,比如蒸煮熟软的土豆、南瓜、胡萝卜、冬瓜条,香蕉条、牛油果条等;

食物做成约5-7cm的长条状、细棍状,方便宝宝抓握,基本就能保证当宝宝抓住整个条的时候,上面刚好能露出他可以吃的部分。

这个阶段,宝宝拿食物是整个手掌都会用到,还不太会用食指和拇指夹起食物,所以手指食物的大小要契合宝宝的拳头,不能太宽握不住,也不能太短,拳头把整个食物包裹住,宝宝就没法吃了。

初期的手指食物软硬程度应该是:

看起来成形;拿起来不会散不会断;用拇指食指轻轻一捏可以捏烂。第二阶段:约10-12月龄

一些稍有嚼劲的食物也可以尝试,食物质地可比之前稍微硬一些,只需要简单咀嚼处理就可以嚼碎吞咽。

这个阶段,宝宝可用拇指和剩余四指相对抓起食物,除了长条状,片状或者块状也可以抓起来了,比如西蓝花、花菜、西葫芦、馒头片、磨牙饼干、米饼、溶豆、泡芙等。

第三阶段:约12月龄以上

肉类或其他纤维含量更高,咀嚼难度更高的食材,这个阶段,宝宝拇指和食指可以准确捏拿起更多形状的食物,圆球状、块状,片状都可以熟练拿起了,比如泡芙、饼干、虾仁、猪肉块、鸡肉丁、馄饨、饭团等。

由于宝宝精细运动发育的差异性,以上月龄的划分,大家灵活参考,实际中还需要根据宝宝咀嚼吞咽能力和手的抓握能力,循序渐进过渡手指食物的性状和质地,以确保进食过程的安全。

制作手指食物的方法也很简单,就是把食材处理成合适的大小,再蒸煮熟透就行,也可以先把食材整体做熟透,再根据宝宝适应情况,切成合适大小和性状即可。

五、添加手指食物注意事项

1不要让宝宝躺着吃

一定是宝宝坐着时,且是自己拿着手指食物吃,不要躺着吃,也不是大人拿着手指食物给喂。宝宝自己拿着能更快学习对食物的把控。

2手指食物不能太硬

要和宝宝现阶段的咀嚼吞咽能力相匹配,比如,不建议在添加初期就给宝宝吃苹果块,容易因为咀嚼吞咽能力不够而发生呛咳、甚至窒息,造成不愉快的进食体验和进食危险情况,一定是根据宝宝的咀嚼吞咽情况循序渐进的过渡食物的软硬质地(很重要,又一次强调了,一定给宝宝逐步适应的时间)。

3大人需在旁看护协助

观察宝宝对食物的接受情况,及时调整食物大小和质地,鼓励宝宝探索和尝试,同时防止意外发生。

4不剥夺宝宝自己吃饭的权利

不要因为宝宝扔食物,或者糊的满脸都是食物,就轻易剥夺宝宝自己吃饭的权利(尤其是老人照顾宝宝时,还不赶快转发本文到“相亲相爱一家人”的群里,哈哈),大人可在饭前可给穿好围兜、地上铺报纸,以减少饭后清理的工作量。

5防止误吸造成窒息的风险

3岁以内不建议用整颗花生或者坚果等食物作为手指食物,其他浑圆坚硬的食物,如硬质糖果块,或者滑溜的食物,比如整颗葡萄、果冻等,这些都不建议作为手指食物让宝宝单独吃,以防止误吸而造成窒息风险。

六、添加手指食物常见问题

1、刚开始添加手指食物,宝宝不往嘴里吃,该怎么办?

初始阶段,宝宝并不知道这是可以吃的食物,此时,对待食物如同对待玩具一样,捏食物、拍打、扔掉的过程,实际是宝宝对食物质地的探索和玩味。

大人可耐心引导,在宝宝面前拿起同样的手指食物示范着吃,也可以让宝宝自己拿着,大人扶着宝宝的手,帮宝宝把食物送到其嘴里,或者可以让宝宝把食物拿起喂给大人,让宝宝明白眼前的食物是可以用来吃的,很快,宝宝就学会自己送到嘴里品尝啦,大人别忘了及时鼓励宝宝哦。

2、宝宝只长了两颗牙(或没长牙)能吃手指食物吗?

宝宝吃手指食物的标准不是出没出牙,而是出于锻炼自主进食能力和口腔咀嚼能力的需要。即便乳牙还没长出来,但其牙龈硬度是能处理得了很多食物的(被宝宝咬过手指的宝妈都体会到了牙龈的硬度了),关键取决于是否有咀嚼意识。

大人只需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,逐步过渡手指食物的软硬,从初期“入口即化”的食物开始尝试,就无需太过担心。

3、手指食物能吃饱吗?和正餐如何安排?

宝宝刚开始吃手指食物,还处于探索阶段,可能吃的量比较少,能吃的食物种类也很少,一次吃的量还不能当做一顿饱饭,此时可将手指食物作为加餐,在两餐之间给宝宝安排。

也可以在一顿辅食里,将喂食和手指食物相结合的方式,比如带汤水的或糊状的食物可喂食,固体的条状、块状可作为手指食物自己吃。

待手指食物吃的越来越娴熟,可以吃的食物种类越来越多时,可将手指食物作为一顿正餐,比如吃饺子馄饨,或者混合有蔬菜和肉的饭团,或者意大利面等等,注意每餐里各类食物均衡搭配、让宝宝均衡摄取各类营养。

及时给宝宝添加手指食物,不仅仅能增加对食物和进食的兴趣,还能满足宝宝自我意识发展的心理需求,且能为10月龄以后用餐具学习进食打基础,这都是宝宝手眼口协调能力逐步发育的结果。

如果大人无视宝宝想要自己进食的信号,错过了这个敏感期,一直包办式喂食,剥夺了宝宝学习吃饭的机会,不利于吃饭技能的锻炼,后期可能吃的越来越不好,等满屋子追着喂饭、鸡飞狗跳时,那可真到了让人头疼的阶段呢!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